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子思但以情识未动即是中义。与吾佛一
念无生之理相近。止欠悟耳。儒者释中曰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乃巳发中 节之和
也。便违子思之意矣。盖 …… (第 0792c 页)
不可须臾离也。继之以戒谨恐惧。不睹不闻之际不
使隐微之。或动皆是养此。未发之中常觉不昧。故发
为中 节之
和。则仁义礼智不待思而中矣。斯所以为
教。后章言诚者寂也。明者觉也。寂而觉曰天之道。觉
而寂曰人之道 (第 0793b 页)
以情识未动。即是中义。与吾佛
一念无生之理相近。止欠悟耳。儒者释中曰。不偏不
倚。无过不及。乃巳发中 节之和
也。便违子思之意矣。 …… (第 0650a 页)
不可须臾离也。继之以戒谨恐惧。不睹不闻
之际。不使隐微之或动。皆是养此未发之中。常觉不
昧故。发为中 节之
和。则仁义礼智。不待思而中矣。斯
所以为教后章。言诚者寂也。明者觉也。寂而觉。曰天
之道。觉而寂。曰 (第 0650c 页)
情识未动。即是中义。与吾佛
一念无生之理。相近。止欠悟耳。儒者释中云。不偏不
倚。无过不及。乃巳发中 节之和
也。便违子思之意矣。
盖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无有形相可见。岂有偏倚过
与不及之事乎。又曰。彼既不知观心 …… (第 0717a 页)
道不可须臾离也。继之以戒谨恐惧。不睹不闻
之际。不使隐微之或动。皆是养此未发之中。常觉不
昧故发为中 节之
和。则仁义礼智。不待思而中矣。斯
所以为教。后章言。诚者寂也。明者觉也。寂而觉。曰天
之道。觉而寂。 (第 0717c 页)
,不违于未发
之中。不迁不贰,则戒慎恐惧,善复于止一之体。夫止
一之体,圣凡平等,故为天下大本。而中 节之和,
必从
戒慎恐惧,乃克致之,是故孔子大圣人也,犹以德之
不修,学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为忧,岂故 (第 0365a 页)
发者是也子思但以情识未
动即是中义与吾佛一念无生之理相近止欠悟耳
儒者释中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乃巳发中 节之和
也便违子思之意矣盖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无有形
相可见岂有偏倚过与不及之事乎又分释曰未发
之中不偏不倚巳发 …… (第 0318c 页)
巳发中 节之
用也盖克巳复礼体也天下归仁用也
由体可以发用故其要在明心礼也彼不知心体之
妙说为浑崙物事是不见明镜止 (第 0322c 页)